渡边淳一说“所谓钝感力,就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
“钝感力”不等于迟钝,而强调的是对困难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走进“钝感力”
![](/__local/4/42/1F/66D86EE7D0EDE957850F1913A86_5BE0A7DC_11158.jpg)
我们因何而需要钝感力?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为了救赎自己的高敏感人格吗;为了让自己显得豁达宽容吗;抑或只是跟随网络热词而心血来潮......其实都不然,我们要知道钝感力是一种能力,是让我们不受伤的力量。
![](/__local/3/A5/BA/B7D7205CC3C1CD0BEC85DFA529F_0345934E_174A3.jpg)
![](/__local/E/E0/9D/624C1523928BCDC5444600F2797_4ADACA59_12D42.jpg)
所以,当我们真正走进“钝感力”,不难发现所谓的“钝感力”,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相对于激进、敏感、强硬等而言,拥有钝感的人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立足。
培养钝感力
![](/__local/D/3B/8C/116BEF1C816B8707F119C025AC2_70A45158_3194F.jpg)
1.如何培养钝感力
1.「过度敏感是最大的内耗」
敏感是一种天赋,而过度敏感,则是一种病态,会使身心备受折磨,甚至毁掉你的生活。
2.「学会别太在意,专注做自己」
别活在别人的嘴巴里,专注做自己。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3.「提高自己的格局」
一个不被情绪所左右,经得住打击,懂得控制情绪的人,才是真正有格局的人。
2.“钝感力”下的能力
钝感力——
是迅速忘却不快之事的能力;
是接受失败继续挑战的能力;
是坦然面对流言的能力;
是对嫉妒和嘲讽心怀感激的能力;
是对表扬甘之如饴,但不得寸进尺的能力。
![](/__local/E/5A/D5/3897002B66D7FB7D8D71941EAAF_A09FD5AE_4A499.jpg)
![](/__local/4/54/45/A6970FDA2281522F0A0E7540734_4AEE617E_358FC.jpg)
做自己最好
好or坏
尽管“钝感力”为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所推崇,但不可否认,它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争议。有人认为钝感力是在消耗自己前进的动力,容易让人心生“摆烂”的思想;也有人认为钝感力是在帮助自己屏蔽外界的声音,从而让自己前进的路上更加顺畅。
Be myself
在我看来,归根结底这都取决于自己,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所以“钝感力”的确不是必需品,而是“调味剂”。
如果高度敏感所引发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么适当加入“钝感力”,会很大缓解焦虑的心情。而如果你能很好适应并运用高敏感情结,那么抓住你的天赋,不要人云亦云,而是做你自己就好。
![](/__local/6/65/BD/BDC85F5B061ABE244F91E4267C4_B3722A30_2F708.jpg)
![](/__local/9/81/9F/FBCA05ACFF66A50292E8BE9EA90_456B4498_29FF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