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会这样子?
打开电脑,但是还没开始干活,就感觉很累?
翻开书本,但是还没看几行字,就哈欠连天?
甚至有时候手机玩着玩着,都觉得很无聊,感觉整个人很乏力?如果你经常出现上述的情况,那么,你很可能陷入了:
「虚假疲劳」
这种虚假疲劳感不仅会导致我们拖延,影响我们养成自律的习惯,还会使我们产生不良的情绪,如焦虑、郁闷等,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科学家阿奇博尔德·希尔提出“虚假疲惫”的原因可能并不是肌肉劳累无法继续工作,而是大脑中的过度保护监控机能发挥了作用。为了能够让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能有条不紊健康地进行运转,因此在出现一点状况时,便会释放出“我好累,我需要马上休息”的虚假信号,但是身体在此时离自己能够承受的极限还相差很远。
虚假疲劳的具体表现:
①想要放弃时的自我暗示;
②做相对枯燥的事情时心理的排斥感;
③不想做某件事显现的疲惫感。
真疲劳有两个层面:
①生理层面:一般表现在从事大量劳动和体力运动所产生的运动系统的疲劳感;
②心理层面:表现在我们进行繁重的脑力活动或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后所带来的疲劳感。
一个“虚假疲劳” 的小故事
美国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已经去世的教务长蒲理斯,生前最受学生的爱戴。
有一次,他问一个学生为什么没把指定的功课做好。“我觉得有点不舒服,教务长。”学生答。“史密斯同学,”教务长说。“我想,你总有一天,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工作,都是那些觉得并不太舒服的人完成的。”
我时常想起蒲理斯这句话,他是一个身体不大好的人,说这话的时候,难道自己也有点儿不舒服吗?或者,那天早晨,他虽觉得不舒服,但为了责任,仍然来到了办公室吗?
蒲理斯固然知道一个人随时得留意自己的身体,但也知道“疲劳”与“懒惰”常表现出相同的症状,“觉得不舒服”和“懒得去做这件艰难的工作”之间的差异,是很难用言语来说清楚的;他又知道,一个聪明人,遇着一件星期五必须完成的工作,会在星期二和星期三做好一大部分,到了头痛的星期四,就不致手忙脚乱了。有一种人,先计划好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再把娱乐填入工作的夹缝里;另一种人,一开头就想到娱乐。然后才是责任。当然,这两种人,蒲理斯知道得清清楚楚。
每逢严寒酷暑,难免打不起精神,但一想起蒲理斯教务长的训言,不觉霍然而起,赶快去完成那件必须完成的工作。
当陷入“虚假疲劳”时要怎样做?
①提升意志力,把所有任务都设置成具体的小目标,挺过第一波疲惫感,坚持下去。
②暂时放下手中的学习或工作,伸伸懒腰,多欣赏美好的事物,适当改变身边的环境,保持身心愉悦。
③培养积极的生活心理,多阅读感兴趣的书籍,聆听舒缓的音乐,尝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困境。
④其次,多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让我们的身体机能更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