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里的“情绪寒冬”01
明明是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的时候,可有的人却满心悲伤、绝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这不是一时的小情绪,而是持续且强烈的低落,严重影响生活。
从医学角度看,春季抑郁症和人体生物钟、内分泌系统关系密切。春天光照变长、气温回升,生物钟容易紊乱,褪黑素分泌失调,影响情绪。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也起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心霾”症状02
春季抑郁症的症状多样,很容易被忽视。


1生理方面
行为上,原本开朗的人变得不爱社交,对工作学习没了热情。身体上,睡眠出问题,要么睡不着,要么早醒,还可能食欲不振、体重变化、疲惫乏力。
2心理方面
认知上,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思考也变得迟缓。这些症状相互影响,让患者在春天也倍感煎熬。情绪上,患者常常莫名低落、焦虑,动不动就想哭,对未来悲观。
打破阴霾,拥抱阳光03
面对春季抑郁症,我们有办法应对。
学会自我调节
规律作息极为关键,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比如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稳定的生物钟能帮助身体各机能正常运转,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加稳定。良好的睡眠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促进大脑的自我修复,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是一个极佳的求助渠道。这里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经验丰富,擅长倾听学生的心声,能精准剖析情绪问题的根源,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在这里,你可以放心倾诉,不用担心被评判、被误解。同时,心理健康中心还会严格保密你的隐私,为你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咨询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