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科普 正文

心理科普 | 暑假余额告急!大家快来收收心!

作者:守望者心理工作室    编辑:刘升恒    时间:2025-08-24点击数:

暑假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临近开学,你有没有一想到开学就心慌失眠?或者预期的目标没达到,生物钟还稀碎,整个人像是被抽空?同学,这就是“开学综合征”在作祟——长假尾声面对身份切换和环境变化,身体和心理开始集体亮起了“红灯”。别着急!这份暑期收心秘籍,助你平稳着陆新学期!

为何会出现开学综合征?

1.身心错位

在假期里,时间由我们自己掌控。当我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假期里生物钟不规律、松散的活动状态时,突然切换到“高能耗”学习模式,会触发压力反应和本能抗拒,导致疲劳、失眠、注意力涣散。尤其是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更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2.学业压力

心理学中的“蔡格尼克效应”告诉我们:未完成的任务会一直占据大脑资源,让人无法放松。如果假期里规划好的复习等任务堆积,临近开学,我们就更容易感受到强烈的“时间压迫感”,进而引发焦虑、自我否定甚至摆烂。

3.未来迷茫

新学期,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考研还是就业?我还没想清楚……”“同龄人好像都很明确目标,我却还在迷茫。”这些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会放大开学综合征的表现。


如何科学应对开学综合征?


1.渐进调整作息

提前1-2周逐步调整睡眠,帮助自己让生物钟回归正轨。白天多晒太阳,适当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我们要避免“最后狂欢”:开学前通宵打游戏或追剧等行为只会让生物钟更混乱。

2.拆解任务,缓解焦虑

首先列出未完成任务,把预习等计划写下来,按优先级排序。我们可以依照“最小行动”原则开始,每天只做一点点(比如今天只预习一个章节的知识点),降低启动阻力。当然也要学会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疲劳。

3.接纳情绪,减少内耗

产生抗拒情绪是正常的,我们要允许自己“不想开学”。我们可以试着思考:自己不想开学到底是在担心什么呢?当我们把这些担忧写下来,就会发现很多困难是想象出来的而非现实,这其实是我们给自己设限了。想要帮助自己稳定情绪,利用工具进行正念冥想是不错的选择。

4.设定“小确幸”目标

不立宏大Flag,而是设定轻松有趣、易达成的开学小目标,比如:“开学第一周,每天吃一顿喜欢的早餐。”“找到图书馆最喜欢的座位。”小目标的完成能给我们带来正反馈,减少开学压力。

总结

其实,所谓的“开学综合征”,更像是身体和心理在温柔地提醒我们:从松弛到规律的切换,本就需要一点缓冲的时间。给情绪一点耐心,给节奏一点弹性,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稳稳地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联系电话:0734-3456525、0734-8484844(东校区)      0734-8486673(西校区)    

联系地址:衡阳师范学院东校区校医院三楼316         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图书馆西101室

Copyright© 2018 衡阳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